电子烟品牌有许多大品牌主导市场
电子烟在国外并不新奇,电子烟品牌有许多大品牌主导市场。而在国内除了十年前的如烟外,现今电子烟品牌叫得出名字的几乎没有。而如烟的溃败,既有整个外部环境的因素,也有内部经营的失策。
1、营销之痛,市场认知程度低
电子烟品牌大众普遍对电子烟的接受度、认知度不高,目前在国内还处于扫盲阶段。在关于电子烟的搜索中,关于电子烟的危害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。一个产品要让消费者购买,必须先做到认知普及,而如烟的前期广告宣传还没有其山寨产品真味如烟做得多,并且都是以“戒烟”为宣传点,对于不戒烟的那部分烟民和受众缺乏足够普及度。
2、定位失策,错误预估消费人群
如烟电子烟最初的目标用户是和韩力一样的中年烟民,主要用于戒烟,对外宣传的产品功效也是以戒烟为主,但实际上国内购买电子烟产品的更多是主流人群之外的“玩家。”他们对于一款电子烟好坏判断的标准,在于烟雾量是否大,造型是否足够炫酷潮流。
而如烟无论在造型上,还是烟雾量上,都无法满足玩家们的需求。
3、内忧外患,产品难以突围
在国内,电子烟品牌极其不规范,电子烟产品很容易被仿造,再加上产权保护不到位,各种真假电子烟充斥市场,鱼龙混杂。如烟即使拥有专利,也不可能把大量时间用于打假上,造成后继乏力。
在国外,各大烟草巨头开始纷纷发力电子烟业务,这个行业在非中国区域的品牌基本都清洗、蚕食得差不多了。大的电子烟品牌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几个传统烟草巨头,不具有雄厚资金的如烟根本难以突围。
4、价格昂贵,故步自封缺乏创新
早期如烟电子烟分为雪茄型和烟斗型两种,其中雪茄型售价599元至1999元不等,烟斗型售价2800元至16800元不等。一支电子烟要花费五六百元,在一包烟平均价格为 13 块的中国不算便宜,在价格竞争上毫无优势。加上这些年来,如烟的技术创新没有跟上,产品存在各种问题,有使用者说抽如烟电子烟时间过久,会导致两腮又酸又痛,而且电池容量小,片刻就没电,要过烟瘾很难。
5、政策导向,游走于灰色地带
目前国内电子烟未受政府管制,谁都可以生产,随处可以购买,各种渠道都可以走,质量难以保障,电子烟品牌中烟的存在更加增添了市场的复杂性。虽然全世界99%的电子烟都来自中国,但国内市场却很小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电子烟招商代理告诉大家电子烟和香烟哪个危害大?电子烟真的有益 2021/12/20